怎样判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PD-1治疗后是否起作用了?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恶性肿瘤类型之一,由于肺癌在早期的症状不明显,非常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所以有七成以上的患者在确诊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原本有效的手术切除病灶就很难进行了,这个时候只能选择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手段进行控制。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针对免疫检查的PD-1的免疫治疗也取得了突出成效,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才能够判断患者使用完PD-1后是否真的起作用了?
根据世界上多个国家的临床我们可以看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使用PD-1进行治疗后都能够或多或少的从中受益,但是有一些收益实在太过细小也就是说可能没有任何身体表现,需要患者及时更换治疗方案。在相关的数据统计中,对病情有明显帮助的患者占到了17%-21%,这也就意味着其他的患者都需要更换治疗方案,因此寻找合适的标志语检测,成为免疫治疗的重要部分。
PD-L1表达高低和PD-1免疫治疗的疗效相关,随着患者的PD-L1表达升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2月生存率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肿瘤突变负荷及微卫星不稳定性也是一种检测的常用标志物,肿瘤突变负荷就是每百万碱基中检测出的错误总数,微卫星不稳定性指的是由于DNA复制时插入或者确实突变引起的微卫星序列长度改变的现象。除此之外,TILS和基因突变也是重点观察的方面。
电话咨询

4006-570-919
周一至周日 9: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