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对肺癌脑转移患者有效
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2%,患者可有单一或多个病灶。临床多表现为脑转移灶周围水肿、颅内压增高导致的头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近年来,随着对肺癌分子机制研究的深入,EGFR突变可能成为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脑转移有效的关键靶点。EGFR的高表达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肿瘤血管生成、粘附、侵袭、转移和肿瘤细胞的凋亡,相较于一般的化疗药物来说,其更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口服吸收率在60%以上,用药后通过细胞P450系统代谢,随粪便排出体外。疗效好,且耐受性可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厄洛替尼是近年来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报道较多的药物。
在国内纳入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临床研究中,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全脑放疗治疗,放疗总剂量控制在30~40Gy。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厄洛替尼治疗,给予150mg/次厄洛替尼,按照1次/天口服,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时停药。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病灶控制率62.86%,显著高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总计发生5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总计发生6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综上所述,针对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患者,可在全脑放疗基础上联合使用厄洛替尼治疗,不但能显著控制病灶转移,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
更多关于厄洛替尼相关问题,可咨询绘佳医疗为您解答!现在下单,就可以向客服申请300-900元不等的医疗救助金,实实在在帮您节省花销。
免责声明
由本文所表达的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应该被视为医生的建议或替代品,请咨询您的治疗医生了解更多细节。本站信息仅供参考,绘佳医生不承担任何责任。

扫码实时看更多精彩文章
电话咨询

4006-570-919
周一至周日 9:00-22:00